儿童头围异常增大?巨大脉络膜丛乳头状瘤诊疗
发布时间:2025-07-25 17:23:20 | 阅读:次| 关键词:儿童头围异常增大?巨大脉络膜丛乳头状瘤诊疗
- [案例]症状好转却等来脑干再出血恶化?在这场求生之战中,他
- [案例]再见“不定时炸弹”!脑干海绵状血管瘤手术后2年半没有
- [案例]2次脑干大出血后行动障碍,术后成功回归校园
- [案例]“不定时炸弹”--脑海绵状血管瘤,多次出血怎么办?
- [案例]保守观察却换来失控生长,她等待着巴教授的来华,正式
- [案例]岩斜区脑膜瘤如何治疗?INC国际教授岩斜区脑膜瘤实例交
脉络膜丛乳头状瘤(CPP)属于良性乳头状肿瘤,好发于儿童侧脑室。患者中位发病年龄为4岁,约80%病例在5岁前确诊。该肿瘤具有典型生物学特征:生长缓慢、质地柔软易碎、呈粉红色球形,表面伴不规则突起,且呈现高度血管化状态。
尽管存在远期转移可能,典型脉络膜丛乳头状瘤仍归类为WHO 1级肿瘤。接受全切除术的患儿预后普遍良好,5年总生存率达90-100%。
解剖位置相关症状表现
侧脑室肿瘤:常引发癫痫发作、精神行为改变、视乳头水肿所致视力丧失及偏瘫等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
第四脑室肿瘤:典型表现包括头痛、共济失调、眼球震颤、小脑体征、眩晕、视力下降、呕吐及复视
手术相关风险
术后潜在并发症涵盖肿瘤自发性出血、肿瘤碎片播散及脑积水。
治疗核心原则
根治性切除是脉络膜丛乳头状瘤的主要治疗目标。术前精确评估解剖位置及供血动脉是规划手术入路的基础。当巨大肿瘤同时累及侧脑室与第三脑室时,肿瘤起源定位困难,此时需依赖主刀医师的丰富临床经验制定最优治疗方案。
01 4月龄女婴头围异常增大病例
Di Rocco教授接诊的4月龄女性患儿,因父母发现头围异常增大就诊。影像学检查证实为巨大脉络膜丛乳头状瘤,瘤体位于第三脑室并延伸至侧脑室。经囟门超声及脑磁共振成像(MRI)进一步验证:第三脑室与侧脑室内存在占位性病变,并发继发性梗阻性脑积水。
图1 | 颅脑MRI清晰显示侧脑室及第三脑室内脉络膜丛乳头状瘤
02 Di Rocco教授制定个体化综合治疗方案
鉴于肿瘤体积巨大、血供丰富且同时累及第三脑室与侧脑室,Di Rocco教授决策实施新辅助化疗。该方案旨在缩小肿瘤体积、减少血供,为后续手术创造有利条件。此治疗策略基于两项关键依据:
教授丰富的临床经验积累
研究证实:辅助化疗可优化带蒂高度血管化肿瘤的手术条件
需特别说明:因肿瘤滋养血管直径过细,术前栓塞不可行。
图2 | 化疗后增强MRI影像(轴位A/B、冠状位C、矢状位D)清晰显示左脑室后部肿瘤
经3个月化疗后复查显示:肿瘤体积轻度缩小,但解剖位置发生显著变化——病灶完全局限在侧脑室内,第三脑室已无受累。基于此变化,Di Rocco教授及时调整手术方案,采用左后顶骨入路。该入路可实现后方供血动脉的有效控制,最终成功完成肿瘤全切术。
图3 | 术后CT证实肿瘤完全切除,伴轻度硬膜下积液及持续性脑室扩张(术后一周内自行缓解)
术后患儿仅表现轻微运动障碍,各类临床症状显著改善,头围逐步恢复正常。影像学复查确认根治性切除效果,但显示张力性脑室持续扩张。Di Rocco教授遂行神经内镜下第三脑室造瘘术,后续置入脑室-腹腔分流装置控制脑积水。术后9个月随访显示患儿神经功能状态良好。

- 所属栏目:脑瘤治疗
- 如想转载“儿童头围异常增大?巨大脉络膜丛乳头状瘤诊疗”请务必注明来源和链接。
- 网址:https://www.incsg.com/naoliu/zhiliao/6148.html
- 更新时间:2025-07-25 17:18:27
- 上一篇:四脑室肿瘤术后复发,巴教授一招制敌
-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