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C国际神经外科医生集团

INC国际神经外科医生集团咨询电话:4000290925
INC
当前位置:INC > 患者故事 > 颅内海绵状血管瘤7年3次脑干出血,38岁男子勇闯手术关,肿瘤全切重获新生!

7年3次脑干出血,38岁男子勇闯手术关,肿瘤全切重获新生!

2024年初,卢先生收到INC巴特朗菲教授的随访回复:"最新MR显示脑干海绵状血管瘤切除彻底,无显著副作用。"手握手机的他终于停止颤抖,这场持续7年的"颅内炸弹"危机正式宣告结束
本文有1029个文字,大小约为5KB,预计阅读时间3分钟

  2024年初,卢先生收到INC巴特朗菲教授的随访回复:"最新MR显示脑干海绵状血管瘤切除彻底,无显著副作用。"手握手机的他终于停止颤抖,这场持续7年的"颅内炸弹"危机正式宣告结束。

38岁男性脑干海绵状血管瘤病例:三次出血历程

  38岁的卢先生从未预料到,2016年一次普通头晕竟彻底改变了他的生活轨迹。"起初认为是疲劳所致,CT检查提示情况不佳,转至上级医院行MRI检查后,确诊为脑干海绵状血管瘤。"首次确诊时,医生建议保守治疗,10天后出院回家,他内心仍存有休养即可康复的侥幸心理。

  这份侥幸在2018年被彻底打破。同样在11月,头晕症状再次出现,MRI显示"原位出血"。真正的恐惧发生于2020年1月23日,头晕伴随手脚麻木发作,他被直接送入ICU住院5天。此次出血后,出现右手右脚麻痹,行走时有踩棉花感,左耳持续出现类似鞭炮声的耳鸣。"走访多家医院,教授们均表示手术风险过高,建议继续保守治疗。"卢先生回忆,当时仿佛被困迷宫,看着症状日益加重,却找不到明确出路。

三次出血:从 “侥幸” 到 “恐惧”

医学知识解析:脑干出血的危险性及症状缓解的本质

  许多患者与卢先生类似,出血后症状缓解便认为"已自愈"。但巴教授明确指出:这不是真正痊愈,只是度过了出血急性期。

  出血后会形成"含铁血黄素沉淀",类似锈水长期刺激脑干神经,时间越久,神经损伤越难修复;

  脑干仅拇指大小,却是呼吸、心跳、运动和感觉的生命中枢。反复出血会"压扁"脑干,若影响面神经核团会导致面瘫,影响运动神经则引起肢体麻木乏力;

  最危险的是出血毫无规律,可能发生在行走、熬夜后甚至无任何诱因时,一旦出血量过大直接危及生命。"每日生活在担忧中,害怕下一次出血就无法站立。"卢先生的感受代表了众多脑干海绵状血管瘤患者的日常体验。

为什么脑干出血这么可怕?症状缓解这不是 “自愈”,是 “倒计时”

转机出现:手术成功实施

  "不能再等待。"2023年,卢先生通过病友圈了解到巴特朗菲教授——一位专注脑干手术30余年、拥有上千台成功案例的专家。他立即通过INC联系巴教授,声音颤抖地询问:"我2016年确诊,已发生3次出血,能否请您手术?"

  巴教授视频会诊后给出希望:"药物或放疗均无效,只有手术全切才能消除风险。当前仅有轻微神经功能症状,我已完成多例类似海绵状血管瘤手术,均未出现新增神经功能障碍,对本次手术很有信心。"

  2023年11月6日,手术按计划进行。在国内神经外科团队配合下,巴教授成功为卢先生全切肿瘤。

术前术后MRI对比

术后恢复情况

  术后第1天,卢先生即转出ICU进入普通病房,术前担忧的面瘫等并发症均未发生。

  咨询中患者及家属最常询问的问题包括:"是否有药物可先控制病情?""若不能手术,能否进行放疗?"对此巴教授均给予否定答复,这与脑干海绵状血管瘤的特性有关,手术是唯一解决方案。

  医生的手术技术无疑是成功关键。在脑干上实施手术,不仅要求医生具备深入的解剖学知识、精准的手术入路设计和理念、精细娴熟的操作技巧,还需要顽强意志和耐心,任何失误都可能造成严重后果。

  保守观察并非最佳选择,实质是在等待——等待一位能够安全全切病灶的医生出现。幸运的是,卢先生找到了这样的医生,获得了良好预后。希望更多患者能够将未知转化为已知,把握治疗主动权。

  文中案例为巴特朗菲教授2023年11月6日在华示范手术期间完成的一例手术。

INC国际脑血管专家巴特朗菲教授简介

  巴特朗菲教授作为INC国际神经外科医生集团旗下世界神经外科顾问团(WANG)成员、世界神经外科联合会(WFNS)教育与技术委员会前主席,现任德国汉诺威国际神经外科研究院血管神经外科主任,擅长大脑半球病变、脑干病变、脑血管疾病、脑内深层区胶质瘤、颅颈交界区病变的肿瘤切除术、神经吻合术及各类椎管内肿瘤手术。

INC国际脑血管专家  巴特朗菲教授

  巴特朗菲教授曾接受来自欧洲、中东、北非、日本、中国、韩国、新西兰、南非和智利等40个国家的学术邀请,出席400余场国际学术会议并担任神经外科大会特邀发言人,为世界神经外科学科发展做出重大贡献,尤其在颅底外科和脑脊髓显微血管病变治疗领域具有深厚造诣。

  • 所属栏目:颅内海绵状血管瘤
  • 如想转载“7年3次脑干出血,38岁男子勇闯手术关,肿瘤全切重获新生!”请务必注明来源和链接。
  • 网址:https://www.incsg.com/huanzhegushi/xueguanliu/6783.html
  • 更新时间:2025-10-09 11:41:41

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相关文章

7年3次脑干出血,38岁男子勇闯手术关,肿瘤全切重获新生!
2024年初,卢先生收到INC巴特朗菲教授的随访回复:"最新MR显示脑干海绵状血管瘤切除彻底,无...
更新时间:2025-10-09 11:41:41
脑出血后:从静止风险到功能恢复——一例丘脑海绵状血管瘤的治疗历程
因视野狭窄、视物模糊及持续性头痛,小雨于前日与家人紧急就医,诊断结果却令全家陷入困...
更新时间:2025-08-27 08:59:09
延髓海绵状血管瘤二次出血,手术全切后“起死回生”
延髓海绵状血管瘤二次出血,手术全切后“起死回生”“国内找了好多家大医院的专家,都叫...
更新时间:2021-12-14 17:06:09
68岁疑难海绵状血管瘤患者自述,中外专家竟然同台为我手术!
我一定要再去德国68岁的柯女士兴奋的语气里夹杂着期待。 她与德国的不解之缘是从1983年起,...
更新时间:2024-12-11 11:10:43
脑室内海绵状血管瘤怎么治疗?脑室内海绵状血管瘤患者手术案例交流
脑室内型海绵状血管瘤的影像学表现与脑实质内型没有区别,一般来说,在CT扫描上,由于血池...
更新时间:2023-03-16 16:42:51
20岁少女突发神志丧失,原来是脑干海绵状血管瘤
20岁少女突发神志丧失,原来是脑干海绵状血管瘤,一场突如其来的脑干出血打破了20岁大学生...
更新时间:2021-12-14 17:06:56
考前身体不适是否压力所致?青少年脑干海绵状血管瘤警示
14岁患者小波于中考百日冲刺期间,体育锻炼后突发右腿麻木并迅速扩展至右半身。经核磁共振...
更新时间:2025-08-03 07:02:02
一场脑中的静默风暴:海绵状血管瘤
2023年2月,30岁的萱萱开始出现左侧手指和面部舌头麻木感,起初她并没有意识到什么问题,并...
更新时间:2025-02-25 14:39:43
连续玩手机6小时致脑出血?深入了解海绵状血管瘤的出血危险因素
一则新闻报道:16岁的中学生强强(化名)玩了6个小时手机游戏后,感到不适头痛难忍,伴恶...
更新时间:2024-06-26 15:04:50
9岁女儿扛过5cm脑海绵状血管瘤:从癫痫频发到重返校园,我们挺过来了
位置因素至关重要:瘤体位于左侧额叶,该区域作为大脑“高级功能区”,负责思维、计划、...
更新时间:2025-10-07 09:39:28
脑肿瘤分类
胶质瘤 脑垂体瘤 脑膜瘤 脑血管瘤 听神经瘤 颅咽管瘤 脑积水 松果体肿瘤 三叉神经鞘瘤 室管膜瘤 脑瘤 癫痫 脊索瘤 脊髓肿瘤 烟雾病 脉络丛肿瘤
大家都在看

脑干海绵状血管瘤误诊为胶质瘤

更新时间:2021-12-15 13:40:40

致命性脑干海绵状血管瘤赴德手术案例

更新时间:2021-12-14 16:47:00

相关文章
学术活动
北京市王忠诚医学基金会--INC青年神经外科医生教育基金,北 INC巴特朗菲教授2025学术沙龙:370余例脑干海绵状血管瘤前沿 专访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王杭州教授:国际合作下的小儿 INC国家儿童神经外科专家Rutka鲁特卡教授学术沙龙:小儿神经 INC鲁特卡教授(Rutka)抵华,学术交流活动持续进行 【国际交流】INC福洛里希抵达中国,开启北京天坛医院之行 学术沙龙即将开启 | 国际小儿神经外科大咖鲁特卡教授7月初 INC巴特朗菲教授今日抵达,面对面咨询+脑瘤示范手术同步开 小儿神经外科专家座谈会:难治性儿童脑瘤国际诊疗新进展 从鼻孔抵达颅底:福洛里希教授“筷子技术”实现脑瘤微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