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C国际神经外科医生集团

INC国际神经外科医生集团咨询电话:4000290925
INC
当前位置:INC > 患者故事 > 室管膜瘤18月龄幼儿频繁呕吐,三月后父母才知竟是脑瘤所致!

18月龄幼儿频繁呕吐,三月后父母才知竟是脑瘤所致!

当天早晨,彦彦父母匆忙带他赶往市医院,完成一系列检查后在门外等候结果时,他们仍祈祷一切无大碍。但当那张写着“第四脑室室管膜瘤”的报告交到他们手中时,整个家庭瞬间陷入冰冷的寒
本文有985个文字,大小约为5KB,预计阅读时间3分钟

  当18个月大的彦彦再次将刚喂入的米糊全部吐出时,母亲的心彻底沉了下去。

  至此已持续三个月,从最初“以为是厌奶”到后来“怀疑肠胃功能不佳”,彦彦父母带他多次前往社区医院就诊,但孩子不仅未见好转,体重还急剧下降。直至这一天,他们突然意识到:“会不会根本就不是肠胃问题?”随即决定立刻前往大型医院进行检查……

01 呕吐背后隐藏的致命风险 那些被“误判”的异常信号

  彦彦的母亲至今仍清晰记得拿到诊断书那一刻的天旋地转:“他才18个月,连话都还说不清楚,怎么会得脑瘤?”

  当天早晨,彦彦父母匆忙带他赶往市医院,完成一系列检查后在门外等候结果时,他们仍祈祷一切无大碍。但当那张写着“第四脑室室管膜瘤”的报告交到他们手中时,整个家庭瞬间陷入冰冷的寒冬。

02 确诊当日 我们在医院走廊坐了一整夜

  彦彦所患的第四脑室室管膜瘤在临床上并不少见,占儿童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2%-9%,是儿童第三大常见颅内肿瘤,其中约四分之三的患儿与彦彦情况相似,肿瘤恰好位于第四脑室。

  或许许多家长会困惑:“第四脑室”究竟是什么部位?简而言之,它位于颅内深处,紧邻脑干——这一被称为“生命中枢”的区域,掌控呼吸、心跳、吞咽等基本生命活动。

很多家长会疑惑:“第四脑室” 是什么地方?

  面对怀中的彦彦,父母最迫切的问题是:“该怎么治疗?能治好吗?”

  而儿童室管膜瘤的治疗本身充满两难抉择。多数室管膜瘤本质属良性,预后较好,在安全条件下实现完全手术切除可为患者带来极大的治愈希望。

  能否实现手术全切受肿瘤生长位置、大小及是否侵犯神经等因素影响,全球范围内第四脑室室管膜瘤的全切率仅为40%-60%。彦彦的肿瘤邻近脑干,若手术中不慎损伤神经,可能导致瘫痪、呼吸抑制等严重并发症,这使得许多医生在“全切肿瘤”与“保全神经功能”之间难以决断。

  其次是放疗与化疗的应用限制。室管膜瘤对放射线敏感,但彦彦仅18个月大——5岁以下儿童大脑仍处于快速发育阶段,放疗可能影响智力与生长发育,临床通常尽量避免。但如果首次手术未能全切,即使是幼儿,也可能需通过化疗控制肿瘤,这对孩子的身体耐受度又是一重考验。

  “会不会需要多次开颅?孩子这么小能承受得住吗?”

  彦彦母亲的忧虑,道出了无数患儿家长的心声——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案与手术医生,成为这场“战役”的关键。

  那天夜晚,面对治疗困境,彦彦父母静坐在医院走廊的长椅上,无人言语,唯有反复的焦虑与叹息。

03 手术室外煎熬的等待 终于迎来手术顺利的消息

  经多方沟通与协调,彦彦父母终于找到一条可行的治疗路径。

  INC国际神经外科医生集团旗下世界神经外科顾问团成员、加拿大Sick Kids儿童医院脑瘤研究中心主任James T. Rutka教授,作为全球儿童脑肿瘤领域的权威,拥有丰富的临床治疗经验,已成功为众多脑肿瘤与癫痫患儿解除病痛。

  在Rutka教授主刀下,手术很快进行,采用枕下开颅及C1椎板切除术——这是针对第四脑室肿瘤的经典术式,需在高倍显微镜下精确分离肿瘤与脑干、神经的粘连。术中每一步操作都极为谨慎,既要彻底切除肿瘤,又需确保不损伤任何关键神经。最终彦彦手术过程顺利。

在Rutka教授主刀之下,手术使用枕下开颅和C1椎板切除术—— 这是针对第四脑室肿瘤的经典术式,需要在高倍显微镜下精准分离肿瘤与脑干、神经的粘连。术中每一步都格外谨慎,既要彻底切除肿瘤,又要确保不触碰任何关键神经。最终彦彦手术顺利。

  如今三年过去,彦彦未出现任何神经功能缺损,肿瘤无复发,他已成长为一个活泼可爱的幼儿园小朋友。

  选择经验丰富的儿童神经外科团队,是实现肿瘤全切且保留神经功能的关键。每个孩子都值得拥有最好的未来。在与疾病抗争的路上,正确的选择往往意味着截然不同的结局。

 

参考文献:

[1] Dorfer C, Tonn J, Rutka JT. Ependymoma: a heterogeneous tumor of uncertain origin and limited therapeutic options. Handb Clin Neurol. 2016;134:417-31.

[2] Rutka JT, et al. Outcomes following management of relapsed pediatric posterior fossa ependymoma in the molecular era. J Neurooncol. 2023 May;163(1):291.

  • 所属栏目:室管膜瘤
  • 如想转载“18月龄幼儿频繁呕吐,三月后父母才知竟是脑瘤所致!”请务必注明来源和链接。
  • 网址:https://www.incsg.com/huanzhegushi/shiguanmoliu/6630.html
  • 更新时间:2025-09-12 09:15:53

室管膜瘤相关文章

职业女性高位脊髓室管膜瘤,手术瘫痪、致残风险大,如何治疗才能回归正常生
颈椎疼痛是不少现代职场人的通病,35岁的Emma更是如此,从事文案工作的她长期需要伏案于电...
更新时间:2023-03-16 16:39:39
INC巴教授“禁区”手术图解案例三 | 延髓-胸段脊髓18cm巨大室管膜瘤示范手术
揭开大咖开颅手术神秘面纱 脊髓中的蛇,竟是悄无声息的致残元凶。在我们奇妙而复杂的人体...
更新时间:2024-11-29 13:49:11
脊髓室管膜瘤生存期有多久?脊髓室管膜瘤真实患者案例交流
脊髓室管膜瘤生存期多久? 脊髓室管膜肿瘤通常生长缓慢,边界清晰。临床结果通常优于颅内...
更新时间:2022-08-15 17:03:36
18月龄幼儿频繁呕吐,三月后父母才知竟是脑瘤所致!
当天早晨,彦彦父母匆忙带他赶往市医院,完成一系列检查后在门外等候结果时,他们仍祈祷...
更新时间:2025-09-12 09:15:53
33岁宝妈颈髓室管膜瘤-12小时的高难度手术,术后3月正常行走
33岁的郑女士6年前因晨起颈部疼痛和自感右上肢无力,行核磁检查,提示颈椎椎管占位性病变...
更新时间:2023-03-30 18:05:54
常肩痛、腰痛、手麻、无力?来自“脊髓肿瘤”的警报,重可致瘫!
肩痛,这一常见症状,几乎跨越年龄界限,从孩童到老人都可能遭遇。许多人往往认为肩膀痛...
更新时间:2025-01-17 16:13:31
室管膜瘤5年生存率高达84%!多学科综合治疗策略助力患儿6年无复发
近期一项涵盖12,447例儿童与青少年病例的研究表明,室管膜瘤的生存率已获得显著提升,中枢...
更新时间:2025-08-21 17:30:06
颈髓室管膜瘤手术难度大吗?高段位颈髓室管膜瘤手术全切实例交流
脊髓髓内室管膜瘤通常有髓内出血的风险。当它发生在颈椎水平时,有神经症状严重恶化的风...
更新时间:2023-03-16 16:38:40
"32岁确诊脑瘤,手术当日医生一句话令我崩溃"
当医生展示影像学检查结果,指出黑白图像中的病灶区域时,我的手持续颤抖。彼时我方真正...
更新时间:2025-08-19 10:26:36
室管膜瘤全切术后3年未复发,距离痊愈还有多远?
室管膜瘤属于胶质肿瘤范畴,颅内室管膜瘤好发于第四脑室,起源于第四脑室底部室管膜细胞...
更新时间:2025-09-08 13:41:47
脑肿瘤分类
胶质瘤 脑垂体瘤 脑膜瘤 脑血管瘤 听神经瘤 颅咽管瘤 脑积水 松果体肿瘤 三叉神经鞘瘤 室管膜瘤 脑瘤 癫痫 脊索瘤 脊髓肿瘤 烟雾病 脉络丛肿瘤
大家都在看

脑干间变型室管膜瘤德国手术全切案例

更新时间:2021-12-15 13:49:54

相关文章
学术活动
北京市王忠诚医学基金会--INC青年神经外科医生教育基金,北 INC巴特朗菲教授2025学术沙龙:370余例脑干海绵状血管瘤前沿 专访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王杭州教授:国际合作下的小儿 INC国家儿童神经外科专家Rutka鲁特卡教授学术沙龙:小儿神经 INC鲁特卡教授(Rutka)抵华,学术交流活动持续进行 【国际交流】INC福洛里希抵达中国,开启北京天坛医院之行 学术沙龙即将开启 | 国际小儿神经外科大咖鲁特卡教授7月初 INC巴特朗菲教授今日抵达,面对面咨询+脑瘤示范手术同步开 小儿神经外科专家座谈会:难治性儿童脑瘤国际诊疗新进展 从鼻孔抵达颅底:福洛里希教授“筷子技术”实现脑瘤微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