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C国际神经外科医生集团

INC国际神经外科医生集团咨询电话:4000290925
INC
当前位置:INC > 患者故事 > 脊索瘤初始症状仅为头痛复视,终成抗癌斗士

初始症状仅为头痛复视,终成抗癌斗士

颅底4cm巨大占位,疑似脊索瘤却难确诊,手术风险极高。近乎绝望之际,巴特朗菲教授给出不同评估:"此非脊索瘤,我可为你手术!"这场高难度颅底手术后,病理报告震惊众人——竟是鼻咽癌!术
本文有1042个文字,大小约为5KB,预计阅读时间3分钟

  "术后恢复期间,徒步丈量半座城市,留下诸多珍贵回忆。小城交通便捷,地铁网络四通八达,购一张日票即可全天畅行。站内无检票口,鲜见高楼,公园绿荫随处可见。居民热衷装点庭院,生活节奏舒缓,处事从容不迫。"——摘自鼻咽癌患者社交平台

来自一位鼻咽癌患者社交平台

  年届花甲的李先生未因癌症而虚弱消瘦。术后他乐观积极,热爱旅行,用心感受世界美好。回顾治疗历程,他感慨:"当我以为病入绝境时,选择了巴特朗菲教授。这一选择令我自豪!"

  颅底4cm巨大占位,疑似脊索瘤却难确诊,手术风险极高。近乎绝望之际,巴特朗菲教授给出不同评估:"此非脊索瘤,我可为你手术!"这场高难度颅底手术后,病理报告震惊众人——竟是鼻咽癌!术后不足两周开启旅行计划,徒步丈量人生风景。

曲折求医路

  年过半百的李先生因持续性头痛1年、右眼复视伴胀痛1周入院。原以为年迈体衰,未料头痛竟是脑瘤所致。诊断显示:枕骨斜坡肿瘤性病变累及右侧视神经孔区,约4cm肿块,脊索瘤可能性大。因手术难度高,建议保守观察。"疑似、可能性大"等不确定表述令毫无医学背景的李先生陷入绝望,无奈出院。

术前MRI斜坡区占位,包绕颈内动脉大动脉及视神经,并压迫脑干

图1:术前MRI显示斜坡区占位,包绕颈内动脉及视神经,脑干受压

  李先生未放弃。"是否确认为脊索瘤?"带着疑问辗转求医,答复仍为难以确诊、倾向脊索瘤。建议经鼻腔入路取病理活检。因肿瘤位置深在复杂,手术风险较大。综合意见仍建议暂缓手术。此结论令李先生难以接受......

斜坡区肿瘤手术为何高危?

  斜坡区手术因解剖位置复杂且毗邻关键神经血管结构,被公认为神经外科极高难度领域。该区域深居颅底中央:前邻鼻咽部,后接脑干腹侧,两侧紧贴颈内动脉、基底动脉、颅神经(如动眼神经、外展神经)及海绵窦。手术通路需穿越致密颅骨(如蝶窦、岩骨)或脑组织。

斜坡区手术因其复杂的解剖位置和毗邻关键神经血管结构而被认为神经外科领域极具挑战性的高难度手术。

  术野狭窄、操作空间有限,需在切除肿瘤同时最大限度保护脑干、颅神经及重要血管。术中神经导航、神经电生理监测及内镜/显微镜双镜联合技术虽提升安全性,仍对术者解剖知识、显微操作技巧及团队协作提出极致要求。

  李先生的肿瘤位于上斜坡并占据全部中斜坡区,将中脑及脑桥向后压迫,向外侧延伸累及双侧颈动脉,手术难度极大。

巴教授颠覆性诊断:非脊索瘤,可手术

  未行活检则无法确诊,进而无法开展精准治疗。但肿瘤持续生长,剧烈头痛日夜折磨。本已绝望的李先生经病友介绍,得知德国巴特朗菲教授擅治复杂位置脑瘤。遂决定远程咨询这位大师,以明确诊断并制定治疗方案。

  巴特朗菲教授给出截然不同的评估:患者影像学表现不典型脊索瘤,可实施手术,预计实现高切除率且风险可控。手术非唯一方案,我们将制定整体治疗计划,最大限度延长生存期并保障术后生活质量。巴教授详细说明治疗计划及手术细节,此回复重燃李先生手术信心。

  高危肿瘤成功切除。

不敢活检、无法确诊,就意味着无法进行下一步的精准治疗。

病理反转:非脊索瘤实为鼻咽癌

  未剃全头,术前巴特朗菲教授采用专业规划系统设计手术入路。最终实施经鼻-旁中隔及经蝶肿瘤切除术,手术顺利且切除率高。

  术后李先生转入ICU行神经功能监测,当日拔除气管插管,自主呼吸良好,无新增神经功能缺损。

  术后第2天转至普通病房。巴特朗菲教授查房告知手术成功,详解切除范围及术中情况,并透露初步活检结果为鼻咽癌WHO 3型。少量残留肿瘤因包裹大动脉,为保安全未强行切除,同时以脂肪组织填充。

主刀巴特朗菲教授来查房,告知手术很成功,同时解释了切除率以及术中所见及下一步的安排等问题,同时告知初步活检结果为鼻咽癌WHO 3 型。残留的一点肿瘤主要是包裹着大动脉,为了保证安全,没有冒险切除,同时用脂肪做了一些填充。

  术后36小时,李先生已在康复师搀扶下行走(术后24小时即具行走能力,因鼻腔渗血暂缓活动)。

  术后第4天,确认无新发神经损伤后移除鼻腔填塞物(填塞物对颅底重建至关重要),未出现脑脊液漏、出血或尿崩症。

  术后不足1周,李先生已如常人般交流行走;不足2周即开启旅行,宛若经历小型手术。

  出院时神经学检查:神志清醒,无颅神经损伤及视野缺损。未出现偏瘫、失语、昏迷等严重神经功能障碍,鼻腔与蝶窦结构完整保留。

后续治疗建议

  病理确诊鼻咽癌后,建议术后同步放化疗。放化疗后立即复查MRI,并于术后3个月影像随访。若条件允许,术后行质子治疗可实现更精准安全的肿瘤控制。

  • 所属栏目:脊索瘤
  • 如想转载“初始症状仅为头痛复视,终成抗癌斗士”请务必注明来源和链接。
  • 网址:https://www.incsg.com/huanzhegushi/jisuoliu/6310.html
  • 更新时间:2025-08-10 13:28:11

脊索瘤相关文章

脊索瘤/垂体瘤完整切除案例【WFNS颅底委员会主席Froelich教授】
脊索瘤/垂体瘤完整切除案例,为了提高手术效果和切除率,我们会在同一台手术内使用显微镜、...
更新时间:2021-12-15 11:10:37
2天就出ICU、无新发后遗症,低体重幼龄儿童尽全切较大脊索瘤手术纪实
这是一场战争,6岁的宁宁因头疼,行走不稳等症状被诊断为颅底脊索瘤。体重仅18kg,一开始手...
更新时间:2023-11-22 10:06:45
【患者视频采访纪实】为爱守护,不放弃!较大脊索瘤患者术后2月恢复如何?
48岁的苏先生, 一名较大脊索瘤复发患者, 经历过3次脊索瘤手术, 妻子对他始终不离不弃,...
更新时间:2023-07-26 17:38:43
【INC脑博士科普十五】骶骨脊索瘤患者8大必知问题
神外疾病种类繁多,一些少见病大家也许都没听过名字,今天脑博士为大家带来骶骨脊索瘤的...
更新时间:2024-07-03 10:01:52
“鼻孔内动刀”不开颅就取出较大脑瘤!单鼻孔神经内镜手术-INC国际福教授案
儿童颅底肿瘤是外科治疗的难点,由于其颅底解剖和发育结构不同于成人,肿瘤可根据儿童的...
更新时间:2023-11-30 11:01:42
脊索瘤预后差、易复发?四位脊索瘤患者的求生实录
在INC国际神经外科医生集团旗下世界神经外科顾问团成员福洛里希教授(Sebastien Froelich)的诊...
更新时间:2025-05-16 10:50:38
复发难治性脊索瘤5年4次手术,国际教授经鼻内镜+开颅手术近全切没有复发
37岁的Carol生活幸福、事业稳定。本以为能够陪伴孩子一起成长下去的她,居然被脑瘤这一恶魔...
更新时间:2023-07-27 16:34:53
"脑瘤必须开颅?"这类颅底肿瘤经鼻入路即可切除!
INC福教授团队采用经鼻内镜技术,经单侧鼻孔实现肿瘤全切。术中运用独创"筷子技术",单手精...
更新时间:2025-08-11 13:45:56
战胜脊索瘤:福教授给予癌症研究者见证孩子成长的宝贵礼物
当脊索瘤降临,当复发成为魔咒,请你我相信,这国际上还有人与你一起!治愈之路或许道阻...
更新时间:2024-06-24 16:04:59
脊索瘤两次复发后,如何逃过脑瘤再发魔咒?
INC国际神经外科医生集团旗下国际神经外科顾问团成员、国际神经外科联合会WFNS颅底手术委员...
更新时间:2021-12-15 11:27:44
脑肿瘤分类
胶质瘤 脑垂体瘤 脑膜瘤 脑血管瘤 听神经瘤 颅咽管瘤 脑积水 松果体肿瘤 三叉神经鞘瘤 室管膜瘤 脑瘤 癫痫 脊索瘤 脊髓肿瘤 烟雾病 脉络丛肿瘤
大家都在看

德国30岁脊髓内肿瘤治疗案例

更新时间:2023-03-16 16:37:47

脊索瘤高治愈患者实例两则

更新时间:2021-12-15 09:44:49

相关文章

初始症状仅为头痛复视,终成抗癌斗士

更新时间:2025-08-10 13:28:11

学术活动
专访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王杭州教授:国际合作下的小儿 INC国家儿童神经外科专家Rutka鲁特卡教授学术沙龙:小儿神经 INC鲁特卡教授(Rutka)抵华,学术交流活动持续进行 【国际交流】INC福洛里希抵达中国,开启北京天坛医院之行 学术沙龙即将开启 | 国际小儿神经外科大咖鲁特卡教授7月初 INC巴特朗菲教授今日抵达,面对面咨询+脑瘤示范手术同步开 小儿神经外科专家座谈会:难治性儿童脑瘤国际诊疗新进展 从鼻孔抵达颅底:福洛里希教授“筷子技术”实现脑瘤微创 聚焦小儿脑瘤前沿治疗|专访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神 2023年11月——国际颅底教授福洛里希教授中国示范手术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