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瘤必须开颅?"这类颅底肿瘤经鼻入路即可切除!
发布时间:2025-08-11 14:07:54 | 阅读:次| 关键词:"脑瘤必须开颅?"这类颅底肿瘤经鼻入路即可切除!
- [案例]1999-2024 | 与脑膜瘤抗争25年,他如何挺过来的?
- [案例]“终于能过上正常人的生活了!”福教授创新入路为脑膜
- [案例]脑中的迷宫:解密脑动静脉畸形
- [案例]INC国际巴教授——10月天坛医院交流手术!
- [案例]难上加难!当听神经瘤遇见颈静脉球高位,这位国际大咖
- [案例]耳鸣进展为听力下降及脑瘤!开颅术后10年随访结果如何?
您是否经历过:眼球活动受限如被"卡住"?视物重影致物体成"双份"?甚至因复视引发头晕失衡?
这些看似眼症的表现,可能潜伏致命风险——颅底肿瘤!
相似症状,同为颅底肿瘤。
48岁李女士罹患广泛侵袭斜坡脊索瘤,肿瘤侵犯海绵窦、颈静脉孔等关键区域。57岁Roger病情更棘手:外院活检意外损伤血管致持续性鼻出血,肿瘤同时压迫脑干风险极高。
INC福教授团队采用经鼻内镜技术,经单侧鼻孔实现肿瘤全切。术中运用独创"筷子技术",单手精准操控内镜与器械,在保护正常组织前提下彻底清除肿瘤。术后MRI证实全切,两人均未出现脑脊液漏等并发症,Roger顽固性鼻出血完全消失。
01 经单鼻孔全切巨大斜坡脊索瘤
48岁女性确诊斜坡脊索瘤,外展神经麻痹导致斜视、复视及步态不稳。肿瘤广泛侵袭岩尖、海绵窦、颈静脉孔,延伸至硬膜内。位置深在、范围广泛,安全全切难度极高。
福教授未行开颅,而选择经鼻内镜手术,目标兼顾全切肿瘤与颅底重建(预防脑脊液漏)。为降低手术并发症风险,需采用新策略最小化正常组织损伤——福教授鼻粘膜修复技术完美适配此病例。
肿瘤切除后实施颅底重建:于瘤腔及蝶窦置入脂肪移植物,将切口与左鼻中隔粘膜缝合。鼻腔与鼻窦内表面覆盖的鼻粘膜如同连续"地毯"。打开蝶窦("房间")时切开的粘膜,必须在术毕缝合,否则将导致脑脊液漏。
手术顺利完成,术后MRI显示肿瘤完全切除(箭头示脂肪填充),鼻窝结构完整。2个月随访内镜检查未见结痂,患者无鼻腔不适主诉。
02 经鼻活检致血管损伤后,二次手术能否成功?
57岁Roger未料活检引发严重并发症......
当地医院行斜坡脊索瘤活检时意外损伤鼻中隔动脉,导致持续性鼻出血。未切除肿瘤持续压迫脑干等重要结构。活检已致血管损伤,进一步切除手术风险倍增。如此复杂病例能否成功救治?
鼻腔持续出血污染术野,大幅增加误伤神经血管风险;受损血管修复成为关键挑战。较大穿孔破坏局部粘膜血供,使传统粘膜瓣修复方案不可行。
Roger坚持寻求微创治疗:需充分暴露斜坡肿瘤,同时避免加重鼻中隔穿孔及血管损伤,对主刀医生技术要求极高。
福教授经单鼻孔入路成功完成手术,术后MRI证实肿瘤全切。术中应用鼻粘膜修复技术保障术后生活质量。
恢复期Roger无鼻部不适。术后2个月随访显示:鼻窦上方粘膜转为健康粉红色——受损鼻中隔愈合,顽固性鼻出血完全消失。
术后MRI明确肿瘤全切状态及重建所用自体脂肪
03 经鼻内镜手术潜在弊端与真正"微创"实现路径
经鼻内镜优势解析
首要优势为解剖路径:利用天然腔道及角度镜可观察直视盲区。但操作可能损伤鼻腔弯曲部位,故必须贯彻微创原则。看似简单的手术实则要求极高技术。
然而部分患者因术中组织损伤、术后炎症或个体差异,可能出现"鼻术后综合征",显著影响生活质量:
鼻腔干燥:鼻粘膜损伤致湿润功能丧失,表现为持续干燥、灼热感及结痂
空鼻综合征(Empty Nose Syndrome, ENS):鼻甲过度切除致气流分布异常。鼻腔通畅却自觉呼吸困难,伴干燥等不适
嗅觉减退/丧失:嗅觉神经损伤或鼻粘膜水肿所致
鼻腔堵塞:术后粘膜水肿、炎症或粘连导致,随时间可能变化
头面部疼痛:术后炎症、感染或神经损伤引发,表现为鼻区、前额或眶周酸胀痛
脑脊液漏(CSF Leak):颅底硬脑膜损伤导致,增加颅内感染(如脑膜炎)风险
感染:愈合期鼻腔血管脆弱易感染,表现为轻微出血、血性分泌物或脓性分泌物。严重者可发展为鼻窦炎、脑膜炎、颅内脓肿
▼并发症成因
鼻粘膜损伤/过度切除、骨软骨暴露、术中过度电凝、正常组织切除过多、鼻腔气流循环障碍。修复过程由外周向中心进行。
福教授应对策略及手术改良(根据其学术分享):
▼核心概念示意图:蝶窦前壁如"门"需打开进入窦腔
▼入路选择:进入蝶窦后依肿瘤位置选用不同角度镜(30°常用,45°/70°偶用,0°镜不使用)。内镜价值在于观察直视盲区
▼"筷子技术"优势:术者单手同时操控内镜+吸引器+第三器械,实现"人镜合一"。避免助手扶镜造成的空间占用及操作干扰,术者自主控制设备距离
▼操作要点:
操作空间越小越易控制
持镜与吸引器方法:吸引器头部可塑形为钩状,便于在斜坡背面操作
单手机械精确移动:非操作侧保持稳定
▼70°镜应用:深入梅克尔腔下方吸除肿瘤,可向外侧扩展。但需切除更多鼻粘膜,属激进入路
▼特殊器械:采用耳鼻喉科专用弯角器械处理拐角区域
▼粘膜瓣修复改良:
避免传统粘膜瓣修复导致的闭合问题
"筷子技术"开启时最大限度保留原始粘膜瓣
经蝶窦下方入路时,以蝶窦为枢纽向各方向推开粘膜瓣,广泛开放蝶窦
肿瘤切除后重建蝶窦颅底:填塞脂肪组织
直接缝合粘膜切口,保持端对端精准对合

- 所属栏目:脊索瘤
- 如想转载“"脑瘤必须开颅?"这类颅底肿瘤经鼻入路即可切除!”请务必注明来源和链接。
- 网址:https://www.incsg.com/huanzhegushi/jisuoliu/6313.html
- 更新时间:2025-08-11 13:45:56
- 上一篇:初始症状仅为头痛复视,终成抗癌斗士
-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