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C国际神经外科医生集团

INC国际神经外科医生集团咨询电话:4000290925
INC
当前位置:INC > 患者故事 > 脊髓肿瘤治疗性手术为何存在瘫痪风险?只能整夜坐睡的她,最终选择切除脊髓肿瘤

治疗性手术为何存在瘫痪风险?只能整夜坐睡的她,最终选择切除脊髓肿瘤

一个生长于脊髓髓内的肿瘤,因无法手术而将她困于这小小的沙发之上。这段艰难的黑夜,终于迎来了曙光。身为一位母亲,巴教授为她全切肿瘤后,未出现瘫痪的她最想做的一件事,就是回家好
本文有1574个文字,大小约为7KB,预计阅读时间4分钟

  深夜,38岁的赵女士独自坐在沙发上。背部持续性剧痛使她只能保持坐姿入睡——此刻她唯一的愿望,是能够平躺安稳睡一觉。她望向窗外,天空由墨黑逐渐转为微明,外人或许难以真正体会,这些夜晚对她意味着怎样的煎熬。

  一个生长于脊髓髓内的肿瘤,因无法手术而将她困于这小小的沙发之上。那时的她还不知道,不久之后,巴教授将为她解除这一痛苦根源。这段艰难的黑夜,终于迎来了曙光。身为一位母亲,巴教授为她全切肿瘤后,未出现瘫痪的她最想做的一件事,就是回家好好拥抱自己的孩子。

以下内容来自赵女士术后14天自述整理

以下内容整理自赵女士术后第14天的自述。

  患病需治疗,长了肿瘤应切除。但如果医生告知:“该手术必定会造成神经功能损伤,导致下肢瘫痪、大小便失禁……” 你会如何选择?

  坐下吃饭、躺下睡觉,对大多数人而言再平常不过。

  但如果,你只能坐着睡觉呢?

  当检查发现“颈7水平脊髓占位病变”,即在第七节颈椎内长了肿瘤时,我首先想到的是:需要手术吗?这一病变不仅折磨人的意志,更摧残身体。我不是不想睡,也不是失眠,而是根本无法躺下——背部实在太痛了!

颈7水平脊髓占位病变

  只要平躺不足一小时,背部剧痛就会将我惊醒。每个夜晚,我只能蜷缩于家中单人沙发上勉强入睡。有人问,既已如此为何不尽快手术?起初我也心存侥幸,认为“或许它会自行好转”。当发现这只是妄想后,我也希望手术,但多方求医的结果是医生所提及的并发症令我望而却步。

  手术本为治病,而非“致病”。

  所幸我一直有个习惯:热爱学习,乐于钻研。也正是这一习惯,最终让我在一本厚重的神经外科专著中,看到了一线希望。

从风湿科到骨科,最终转至神经外科 一个肿瘤为何如此复杂?

  2024年10月底,我突然发现手臂与手持续发胀,是否患了风湿?因平时对健康较为关注,我立即去医院挂了风湿科。

  “您的情况可能不是风湿,建议转至骨科。”

  于是我转到骨科。接诊的骨科医生经验丰富,听完症状描述后立即建议我做核磁共振检查。

  结果出来后,医生告诉我颈椎部位长了肿瘤。

  “这个病严重吗?”一开始,我完全未意识到其严重性。

  回家后我迅速上网查询相关信息,包括疾病定义、可能的功能损害及治疗方法。

  几乎一夜未眠,查阅资料直至次日清晨,此时我已完全明白病情的严重性与潜在后果……脊髓作为大脑与身体间信号传递的“主干道”,周围分布密集神经纤维,一旦受损,严重可致瘫痪。

瘫痪与大小便失禁 若手术带来此结果,我难以接受

  若选择手术,我一定是为了更好地生存与生活。但第二天医生告知手术可能带来的各种后遗症——无论是下肢瘫痪还是大小便失禁,我都难以承受。当时除了颈肩与背部疼痛、上肢乏力,我尚无其他严重症状。

  带着希望,我携带核磁共振片子四处求医。先是前往北京,后又回到上海,其间往返北京三次。但所有医生均给出相同回复:该手术必定会造成神经功能损伤,引发下肢瘫痪和大小便失禁。

  我才三十多岁,上有老下有小,却要面对如此打击。

  随后整整一个月,我的情绪几近崩溃,每日以泪洗面,甚至产生轻生念头——与其余生与轮椅为伴,生活无法自理,生命仿佛失去了意义……

面对疾病仍存侥幸心理的我 最终连平躺入睡都成奢望

  因症状尚不明显,起初我总抱有一丝侥幸,盼肿瘤自行缩小。当然,也因手术风险过高。

到10月底,一位朋友推荐了一位中医。我坚持了三个月的中医治疗,包括针灸、经络疏通和脊柱正骨等疗法。

  “有效果吗?”

  “似乎疼痛确实有所缓解……”

  这段时间我一直未进行核磁共振复查,一方面是担心检查辐射,另一方面也想观望疗效。

  然而未料到,2025年3月我的病情突然加重。

  痛苦的是,我已无法平躺入睡——只要在床上平躺,很快便感到背部剧烈刺痛,不得不立刻坐起。

  到3月底,情况进一步恶化,平躺不足一小时便会被剧痛惊醒,只能整夜坐在家中单人沙发上勉强入睡,身心双重煎熬几乎将我击垮。

  持续剧痛已令我别无选择,必须手术。

查阅书籍,观看手术录像 感谢这个坚持学习的自己

  疾病面前,普通人常不知所措,信息差异或许让我们错失诸多良机。

  决定手术之前,我做了充分准备:不仅跑遍图书馆医学专区,研读国内外神经外科专著,还查阅大量外文文献。

  在一本厚重的神经外科著作中,我偶然注意到巴教授的名字,这一细节使我对他的信任油然而生。进一步了解后,我便下定决心:手术一定要找他主刀。

  此外,我还注册了国内专业的神经外科论坛,仔细研究各位教授的手术案例,并观看了大量手术讲解视频。

  正因如此,我深知该手术对精密操作的要求——医生手上力度稍有偏差,便可能导致不可逆的神经损伤。

  我明白对医生而言,这可能仅是一台手术;但对我,这关系后半生的生活质量。若瘫痪,我可能再也难以恢复。对于手术,我必然希望安全有保障。

术后我并未瘫痪 终于能回家与孩子团聚

  作为一名母亲,我的愿望很简单,就是陪伴孩子成长。陪着他们奔跑,陪伴他们嬉戏……

  手术如期进行,令我意外的是,术后恢复情况比术前预期更好。我在ICU停留一晚后即转入普通病房。

  巴教授特意到ICU看我,仔细检查我的腿部状况,不断鼓励我说“你很勇敢”、“做得很好”,令我十分感动。

  在ICU那一晚我几乎未眠,不断尝试抬腿,当看到脚尖可逐渐抬高时,我便知道一切顺利。

ICU这一晚我几乎没睡,一直抬腿,当看着脚尖可以一点点抬高时,我就知道没事了。

  术后第4天,我便能在搀扶下行走,尽管因卧床较久首次下床略显吃力。术后第14天,我已可不需搀扶、自主沿直线行走。

  更令人欣喜的是,尽管教授预估大小便功能需3-6个月恢复,但我术后第2天便恢复排便感知,目前已可完全自主控制。

虽然教授预估大小便功能可能需要3-6个月恢复,但我术后第2天就恢复了排便感知,现在已经完全自主控制。

  一切来之不易——这个长期折磨我的肿瘤,终于被彻底切除。

  顺利出院时,我也终于见到三周未见的孩子们。作为母亲,我不惜一切代价,要以最佳状态陪伴孩子成长。如今,这一愿望终得实现。

  术后3个月时,巴教授为我进行随访——肿瘤已完全切除,无异常副作用,下次复查约在8个月后。至此,我终于可以安心。

巴教授随访截图
巴教授随访截图

  雨过天晴,作为亲历者,我想说:若早期发现脊髓肿瘤,千万不可拖延。该病基本无法自行消退,越早干预效果越好。

  我衷心希望,将这份好运传递给你们,愿你们也在最关键的时刻,迎来属于自己的转机与希望。

  • 所属栏目:脊髓肿瘤
  • 如想转载“治疗性手术为何存在瘫痪风险?只能整夜坐睡的她,最终选择切除脊髓肿瘤”请务必注明来源和链接。
  • 网址:https://www.incsg.com/huanzhegushi/jisuizhongliu/6620.html
  • 更新时间:2025-09-11 09:01:36

脊髓肿瘤相关文章

INC巴教授“禁区”手术图解案例八 | 毫厘之间全切脊髓髓内海绵状血管瘤
神经,像一条条光纤,遍布人体的全身,它的存在让人有了肉体上的知觉,更支配着人的行为...
更新时间:2025-02-05 13:53:57
手术时机是否可延迟?脊髓肿瘤预后因素:基于20年2325例大样本研究
脊髓肿瘤患者最担忧什么?一惧手术,二惧瘫痪。患者及家属常提出诸如“术后会瘫痪吗?”...
更新时间:2025-07-27 08:59:57
延髓颈髓占位深度解析:生命中枢占位危机
颈椎MRI显示“延髓颈髓交界处占位,压迫呼吸中枢及锥体束”。作为连接大脑与脊髓的“生命...
更新时间:2025-05-13 17:53:11
【INC德国巴教授脊髓髓内肿瘤案例】致瘫、致残……脊髓髓内肿瘤,毫厘之间见
Bravo!Bravo!,近期术后查房中,巴教授在看到一名年轻的脊髓髓内患者术后5天腿脚能够伸展、...
更新时间:2023-04-03 17:59:11
脊髓肿瘤手术中的瘫痪风险评估与较佳手术时机的选择
神经,像一条条光纤,遍布人体的全身,它的存在让人有了肉体上的知觉,更支配着人的行为...
更新时间:2024-05-27 14:46:09
突发性后颈剧痛导致活动与吞咽障碍:一位患者的诊疗经历
脊髓海绵状血管瘤,这一多数人未曾听闻的疾病,未给郑先生任何缓冲时间。它如同一位沉默...
更新时间:2025-09-09 08:48:15
21岁生日当天,我因突发出血被紧急送医,而医生表现得比我还紧张
“出血这么严重,怎么拖了这么久才来!”在半昏半醒中,我听见医院里一片嘈杂,身穿白大...
更新时间:2025-09-04 08:58:07
INC巴教授手术“超感之手”,触一触就知肿瘤在哪?
伦・赖特曾说:“一个高明的外科医生应有一双鹰的眼睛,一颗狮子的心和一双女人的手”,...
更新时间:2025-05-02 22:11:26
治疗性手术为何存在瘫痪风险?只能整夜坐睡的她,最终选择切除脊髓肿瘤
一个生长于脊髓髓内的肿瘤,因无法手术而将她困于这小小的沙发之上。这段艰难的黑夜,终...
更新时间:2025-09-11 09:01:36
突发昏睡、感觉丧失…脊髓海绵状血管瘤的他在“和世界失联的边缘”
引言:想象一下,你正过着平常的日子,突然间,你开始感到昏昏欲睡,连身体的感觉也开始...
更新时间:2024-12-19 10:45:04
脑肿瘤分类
胶质瘤 脑垂体瘤 脑膜瘤 脑血管瘤 听神经瘤 颅咽管瘤 脑积水 松果体肿瘤 三叉神经鞘瘤 室管膜瘤 脑瘤 癫痫 脊索瘤 脊髓肿瘤 烟雾病 脉络丛肿瘤
大家都在看
相关文章
学术活动
北京市王忠诚医学基金会--INC青年神经外科医生教育基金,北 INC巴特朗菲教授2025学术沙龙:370余例脑干海绵状血管瘤前沿 专访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王杭州教授:国际合作下的小儿 INC国家儿童神经外科专家Rutka鲁特卡教授学术沙龙:小儿神经 INC鲁特卡教授(Rutka)抵华,学术交流活动持续进行 【国际交流】INC福洛里希抵达中国,开启北京天坛医院之行 学术沙龙即将开启 | 国际小儿神经外科大咖鲁特卡教授7月初 INC巴特朗菲教授今日抵达,面对面咨询+脑瘤示范手术同步开 小儿神经外科专家座谈会:难治性儿童脑瘤国际诊疗新进展 从鼻孔抵达颅底:福洛里希教授“筷子技术”实现脑瘤微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