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C国际神经外科医生集团

INC国际神经外科医生集团咨询电话:4000290925
INC
当前位置:INC > 患者故事 > 垂体瘤垂体瘤出血卒中6大诱因!INC国际大咖施罗德教授成功保垂体柄、实现全切

垂体瘤出血卒中6大诱因!INC国际大咖施罗德教授成功保垂体柄、实现全切

垂体卒中 绝大多数垂体腺瘤具有较高的分泌功能,使血中激素水平升高,并产生相应的临床症状。但也有一些垂体腺瘤并不使血中激素水平升高,也无激素过多的症状,被称为无功能垂体腺瘤,也
本文有2025个文字,大小约为9KB,预计阅读时间6分钟

  垂体卒中

  绝大多数垂体腺瘤具有较高的分泌功能,使血中激素水平升高,并产生相应的临床症状。但也有一些垂体腺瘤并不使血中激素水平升高,也无激素过多的症状,被称为无功能垂体腺瘤,也称无活性垂体腺瘤。

  然而,无功能垂体腺瘤有较高的出血和/或梗死风险,一旦发生,则很有可能引发一种较少见的急症——垂体瘤卒中(Pituitary Apoplexy)。患者可表现为急性头痛、呕吐、视神经功能障碍,可同时伴有动眼神经麻痹,严重者出现意识障碍,甚至危及生命。

  垂体瘤卒中可能导致严重的神经损伤和系统性症状,影响因素包括:

  1. 肿瘤特征

  • 巨大垂体腺瘤(直径 > 1 cm)更容易发生卒中。

  • 快速生长的肿瘤可能导致血管压迫或缺血。

  • 肿瘤的高血管化倾向增加出血风险。

  • 功能性腺瘤(如生长激素瘤、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瘤)更可能因代谢活跃导致卒中。

  2. 患者体质

  • 高血压:血压波动可能诱发垂体内微血管破裂。

  • 凝血功能异常:如抗凝治疗、凝血障碍(如血友病或DIC)。

  • 垂体功能减退:引发血供减少或易感性增加。

  3. 内分泌因素

  • 妊娠和分娩期间的垂体血供增加(Sheehan综合征)。

  • 突然停用糖皮质激素可引发肿瘤内应激反应,诱发卒中。

  4. 急性应激事件

  • 严重感染、手术、创伤或系统性疾病可引发垂体卒中。

  5. 医疗干预

  • 放射治疗:放疗后可能因肿瘤缺血导致卒中。

  • 内窥镜或经鼻垂体手术:操作过程中可能诱发出血。

  • 抗凝药物或抗血小板治疗:增加瘤内出血的概率。

  6. 生活方式

  • 剧烈运动或头部受压等可能诱发垂体血管破裂。

  INC国际神经外科医生集团旗下组织世界神经外科顾问团(WANG)成员、世界神经外科学会联合会(WFNS)内镜委员会前主席Henry W.S. Schroeder(施罗德)教授擅长通过鼻内镜和蝶窦入路实现肿瘤的全切,内镜可显著拓宽术野,特别是在患者出现垂体卒中的手术中。

  64岁患者垂体卒中,Schroeder教授成功全切

  一名 64 岁的患者,曾有垂体瘤病史。三个月后,患者突然出现急性头痛,四天后,视力急剧下降,视野受限,视力敏锐度下降,右眼运动神经麻痹(眼睑下垂和瞳孔扩大)。随即进行的磁共振成像显示垂体腺瘤伴急性出血(图A)。

图A:巨大垂体腺瘤伴急性出血(见箭头)

图A:巨大垂体腺瘤伴急性出血(见箭头)

  Schroeder教授使用内窥镜进行肿瘤切除。切开肿瘤囊后,有机油样的黑色血液流出,显示为亚急性出血,即患者出现垂体卒中。图B可以看到,在垂体区域的脑膜衬里和毗邻的静脉海绵窦之间的角落(海绵窦和硬脑膜或鞘膜之间的角落)。

图B:内窥镜手术技术可完全切除肿瘤。

图B:内窥镜手术技术可完全切除肿瘤。

  在内窥镜的直接可视控制下可实行肿瘤切除。术后核磁共振成像显示肿瘤已完全切除,垂体柄得以保留(图C)。幸运的是,患者视力障碍很快得到了缓解。但是由于肿瘤对垂体造成了严重损伤,因此需要进一步补充激素。

图C:术后一年的磁共振成像显示肿瘤完全切除,垂体柄保留(见箭头)。

图C:术后一年的磁共振成像显示肿瘤完全切除,垂体柄保留(见箭头)。

  垂体卒中是选择手术还是保守治疗?

垂体位置

  垂体卒中治疗的难点在于选择保守治疗还是外科手术治疗。尽管很多人认为垂体卒中出现明显的神经功能障碍,如在眼科症状或意识状态持续恶化的情况下,应进行手术减压,但缺乏明确的标准。

  英国垂体卒中管理指南建议,治疗方案应当通过多学科协作(multi-disciplinaryteam,MDT)确定,根据患者的 PAS 评价,当PAS≥4分时,考虑急诊手术治疗。

  保守治疗指征:

  (1)生命体征平稳,且没有任何视神经功能障碍或仅有轻度视神经功能障碍的垂体卒中患者。

  (2)发病超过72h、视力下降或视野缺损情况已经稳定或趋于好转的患者。

  手术治疗指征:

  (1)垂体卒中引起急性占位效应导致严重的神经压迫症状,如视力严重下降、严重且持续的视野缺损或意识状态持续恶化的患者,应早期行手术治疗。

  (2)初始行保守治疗,即进行近一周的激素替代疗法后,患者情况稳定好转的可转手术治疗。

  (3)出现新的进行性加重的颅神经症状的患者,应当紧急复查影像学检查,行减压手术。

  垂体卒中的手术目的主要是解除压迫,保留残留的垂体功能。根据患者肿瘤大小和生长方向、出血量、出血位置以及与周围组织结构的关系决定手术入路,一般考虑内镜下经鼻入路。

  经鼻蝶入路手术

  经鼻入路手术包括内镜下和显微镜下经鼻入路手术,适用于绝大多数垂体卒中,特别是对于病灶位于中线、鞍上部分位于视交叉腹侧、侧方不超过颈内动脉分叉部者。内镜下经鼻入路具有良好的视野和可操作性,且利于保护垂体上动脉及其分支,是目前较为常用的手术方法。

  手术要点:

  (1)由于垂体卒中以出血性卒中多见,卒中肿瘤引起鞍内压力升高,多质软,呈黄白色或暗紫色,切开硬膜时可见混杂暗血性液体的坏死肿瘤组织溢出,可用环形刮匙和吸引器去除肿瘤。

  由于卒中后正常垂体组织往往亦有水肿甚至坏死改变,较常规垂体瘤手术更容易损伤,因此,不强求假包膜外分离,尽量保留垂体功能,为术后的功能恢复争取机会。

  (2)尽量避免术中脑脊液漏,以降低术后脑脊液漏和颅内感染的概率。如术中发生脑脊液漏,必要时使用可贴敷人工硬脑膜、自身筋膜、肌肉或脂肪等进行修补。

  (3)垂体卒中伴有动眼神经麻痹的患者,多由于肿瘤急性卒中导致海绵窦内侧壁受压或侵犯到海绵窦所致,术中注意颈内动脉的保护

  国际垂体瘤大咖Schroeder教授

国际垂体瘤大咖Schroeder教授

  世界神经外科学会联合会(WFNS)内镜委员会前主席

  欧洲神经内镜学会前主席

  德国神经内镜和神经导航协会前主席

  德国格赖夫斯瓦尔德大学(Greifswald University)神经外科教授兼主席

  德国颅底外科学会科学委员会成员

  Henry W. S. Schroeder(施罗德)教授是著名的医学专家,尤其在耳鼻喉科学、神经外科、肿瘤学以及垂体瘤的治疗领域具有卓越的贡献。虽然Schroeder教授的研究成果覆盖了多个领域,但他为人熟知的是在垂体瘤治疗,特别是海绵窦侵犯垂体瘤的手术治疗方面的研究和临床经验,学术贡献概括如下:

  1)垂体瘤的诊断与治疗:施罗德教授在垂体瘤的诊断和治疗方面,特别是对于复杂病例的处理,提出了许多具有前瞻性和指导性的意见。教授在手术治疗垂体瘤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且在内镜技术和微创手术的应用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2)海绵窦侵犯垂体瘤的手术策略:施罗德教授强调,对于海绵窦区域的垂体瘤,手术切除时需要综合考虑肿瘤与周围结构(如视神经、颈内动脉等)的关系。他特别指出,微创手术技术和内镜手术能够在保持较低风险的前提下,较大限度地切除肿瘤。教授提出,使用神经监测技术和影像学引导是成功进行这些高难度手术的关键。

  3)肿瘤切除的精确性与神经保护:他主张,在垂体瘤的手术中,必须保持对神经结构的高度敏感,尤其是在海绵窦区域,视神经和颈内动脉等关键血管和神经紧密相邻。因此,他提倡术前通过高级影像学检查(如MRI、CT扫描、血管造影等)对肿瘤的精确定位,并辅以术中神经监测,以避免对视神经、动脉等重要结构的损伤。

  4)术后并发症和管理:在术后管理方面,施罗德教授指出,垂体瘤切除后常见的并发症包括脑脊液漏、内分泌功能障碍等,强调及时的激素替代治疗和长期随访的重要性。他特别强调,肿瘤残留或复发是常见问题,因此要加强术后的监测和定期检查。

  5)对功能性垂体瘤的药物治疗:对于一些分泌激素的垂体瘤(如泌乳素瘤、生长激素瘤等),施罗德教授强调药物治疗的重要性,特别是使用多巴胺激动剂和生长激素拮抗剂等药物来控制激素水平,减少肿瘤的体积,延缓或避免手术。

  施罗德的理论和临床实践强调个体化治疗。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如肿瘤的大小、位置、类型以及是否分泌激素等),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案,避免“一刀切”的治疗方法。他的研究为垂体瘤的治疗提供了更加精确的手术策略,并且通过结合现代技术(如内镜、微创手术和神经监测)提高了手术成功率和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资料:中国垂体瘤卒中诊治专家共识(2022版)

  • 所属栏目:垂体瘤
  • 如想转载“垂体瘤出血卒中6大诱因!INC国际大咖施罗德教授成功保垂体柄、实现全切”请务必注明来源和链接。
  • 网址:https://www.incsg.com/huanzhegushi/chuitiliu/4688.html
  • 更新时间:2024-12-09 14:28:28

垂体瘤相关文章

不开颅手术取垂体瘤?大型垂体瘤压迫视交叉并移位垂体柄
男性通常在何时意识到自己正在衰老?54 岁的他,因鞍区肿瘤出现性欲减退、勃起功能障碍,...
更新时间:2025-06-17 10:04:14
垂体瘤复发概率高吗?30%-50%患者5-10年复发
垂体瘤无论采取何种手术术式,再次手术的全切除率(GTR)均低于首次手术。术后再手术的全...
更新时间:2025-06-15 08:45:35
脑垂体瘤患者饮食有什么忌口吗?需要注意什么?
脑垂体瘤是起源于垂体前叶细胞的常见颅内肿瘤,约占颅内肿瘤的 10-15%。由于垂体是人体内分...
更新时间:2025-06-04 11:52:08
中年健康危机:视力模糊背后的垂体瘤警示
人至中年,当视力出现持续性减退,多数人会首先联想到眼部疾病。56岁的Keith却经历了一场“...
更新时间:2025-05-19 16:45:23
小小垂体瘤或藏致命危机,具备这4个特点即为难治性垂体瘤
《中国难治性垂体腺瘤诊治专家共识(2019)》明确指出,难治性垂体腺瘤具备以下4个特点。...
更新时间:2025-05-14 09:24:12
泌乳素瘤女性发病率超80%,她的青春期被按下了暂停键……
医生,我的月经已经很久不正常了 18岁的Jessica正面临着一场健康危机。 她原本规律的生理期毫...
更新时间:2025-04-22 14:17:36
突发脑出血、视力仅0.03…花季少女用8年青春对抗垂体瘤,她
视力急速下降近乎失明 突发脑出血危及生命 侵袭性垂体瘤再次复发 这是一位花季少女长达8年...
更新时间:2025-04-18 16:39:00
良性又令人害怕?垂体瘤侵袭视神经、压迫脑室,一次全切
33岁的筝筝,在怀孕7个月时 突然失明 ,罪魁祸首正是 垂体瘤 。是即刻手术还是先等孩子安全...
更新时间:2025-04-15 14:19:56
症状不同却同遇垂体瘤!看福教授如何斩瘤保平安!​
41岁的Estelle在某个清晨突然发现自己的右眼无法转动,镜子里的影像仿佛被切割成碎片; 37岁的...
更新时间:2025-04-03 11:33:15
生长迅速、切不干净、总是复发,INC国际大咖一次手术全切
当检查报告上出现垂体瘤时,很多患者会感到恐慌。但其实大多数垂体瘤生长缓慢、边界清晰...
更新时间:2025-03-31 18:26:53
垂体瘤内镜手术顺利吗?经鼻内镜治疗垂体瘤案例一则
一名37岁的法国女性被发现有位于蝶鞍中央的9mm垂体瘤后,同样选择的也是神经内镜经鼻单鼻孔...
更新时间:2023-03-16 16:43:52
中年健康危机:视力模糊背后的垂体瘤警示
人至中年,当视力出现持续性减退,多数人会首先联想到眼部疾病。56岁的Keith却经历了一场“...
更新时间:2025-05-19 16:45:23
泌乳素瘤女性发病率超80%,她的青春期被按下了暂停键……
医生,我的月经已经很久不正常了 18岁的Jessica正面临着一场健康危机。 她原本规律的生理期毫...
更新时间:2025-04-22 14:17:36
海绵窦手术为何“劝退”这么多人?INC福教授不开颅全切巨大海绵窦肿瘤!
技术难度极高:为何成为难以攀登的高峰? 海绵窦是位于蝶鞍两侧硬脑膜两层间不规则的腔隙,...
更新时间:2024-12-06 14:58:06
生长迅速、切不干净、总是复发,INC国际大咖一次手术全切侵袭性垂体瘤
当检查报告上出现垂体瘤时,很多患者会感到恐慌。但其实大多数垂体瘤生长缓慢、边界清晰...
更新时间:2025-03-31 18:26:53
国际垂体瘤治疗大咖-INC施罗德教授复杂垂体瘤全切手术
虽然垂体瘤属于良性肿瘤,一般通过手术切除可以治愈,但是不少垂体瘤具有侵袭性生长、容...
更新时间:2024-12-03 10:09:54
直面医学挑战:INC福教授不开颅手术治疗侵袭海绵窦的垂体瘤,3年未见复发
垂体瘤,是颅内较常见的神经内分泌肿瘤,可引起患者头痛、视力下降、内分泌异常等症状。...
更新时间:2024-06-24 15:47:44
不请自来的海绵窦侵袭者,INC大咖施罗德教授“双镜联合”全切垂体瘤
垂体瘤 大脑里一位喜欢搞扩建的拆迁高手 当它闯进 海绵窦 这个大脑的敏感地带时 就成了神经...
更新时间:2025-02-28 13:57:58
大手大脚竟是垂体瘤作祟!人体内的激素分泌“小能手”生了病,该怎么办?
总是头痛、看东西越来越模糊,甚至连眼睛的余光也消失了,到医院就诊却被确诊为垂体瘤 感...
更新时间:2025-03-03 17:39:02
手脚逐渐增大:垂体腺瘤引发的肢端肥大如何治疗?
作为 2023 年列入我国《第二批罕见病目录》的疾病,肢端肥大症好发于青春期后,以渐进性骨...
更新时间:2025-06-04 09:47:06
脑肿瘤分类
胶质瘤 脑垂体瘤 脑膜瘤 脑血管瘤 听神经瘤 颅咽管瘤 脑积水 松果体肿瘤 三叉神经鞘瘤 室管膜瘤 脑瘤 癫痫 脊索瘤 脊髓肿瘤 烟雾病 脉络丛肿瘤
大家都在看
相关文章
学术活动
INC国家儿童神经外科专家Rutka鲁特卡教授学术沙龙:小儿神经 INC鲁特卡教授(Rutka)抵华,学术交流活动持续进行 【国际交流】INC福洛里希抵达中国,开启北京天坛医院之行 学术沙龙即将开启 | 国际小儿神经外科大咖鲁特卡教授7月初 INC巴特朗菲教授今日抵达,面对面咨询+脑瘤示范手术同步开 小儿神经外科专家座谈会:难治性儿童脑瘤国际诊疗新进展 从鼻孔抵达颅底:福洛里希教授“筷子技术”实现脑瘤微创 专访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王杭州教授:国际合作下的小儿 聚焦小儿脑瘤前沿治疗|专访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神 2023年11月——国际颅底教授福洛里希教授中国示范手术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