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神经垂体颗粒细胞瘤?得了神经垂体颗粒细胞瘤有哪些症状?
发布时间:2022-05-12 17:49:02 | 阅读:次| 关键词:神经垂体颗粒细胞瘤有哪些症状
- [案例]5次脑干海绵状血管瘤出血终于全切治愈
- [案例]【脑膜瘤患者治疗】德国巨大枕骨大孔区脑膜瘤患者手术
- [案例]巨大脑干海绵状血管瘤全切术后两年无复发,“运动达人
- [案例]听神经瘤复发的可能性大吗?7次手术7次复发的他如何摆脱
- [案例]INC国际教授高度疑难脑动脉瘤成功手术案例两则
- [案例]5岁儿童视神经胶质瘤德国治疗经典案例
什么是神经垂体颗粒细胞瘤?神经垂体颗粒细胞瘤是由巢状大细胞构成的鞍内或鞍上包块,起源于神经垂体或漏斗。神经垂体瘤也被称为迷离瘤、颗粒细胞肌母细胞瘤、颗粒细胞神经瘤和垂体细胞瘤。垂体细胞瘤目前认为是发生于神经垂体或漏斗的一类特殊的胶质瘤。多发于成人,极少数发生于儿童。女性好发,发病率超过男性的两倍。男性的发病高峰年龄略晚于女性(男性在51~50岁,女性在41~50岁)。
得了神经垂体颗粒细胞瘤有哪些症状?
神经垂体颗粒细胞瘤较常见的症状是继发于视交叉受压迫而引起的视野缺损。其他表现包括全垂体功能减退、泌乳、性欲降低和神经心理学改变。尿崩症也有报道,但相对少见。症状的发展通常缓慢,可超过数年,但突发的复试、头痛、呕吐等急性症状也可能发生。目前缺乏特异的症状或体征可以将颗粒细胞瘤于其他发生于鞍上的占位病变相鉴别。一些病例发现于垂体腺瘤有相关性。所以想要诊断是否为神经垂体颗粒细胞瘤,通常需要进行MRI脑核磁检查。
神经垂体颗粒细胞瘤怎么诊断?典型的MRI显示一个界限清晰的肿块,通常呈现均匀或不均匀强化。肿瘤大小在1.5cm到6cm之间。钙化并不常见,因此有助于鉴别颗粒细胞瘤和颅咽管瘤。同样,缺乏硬膜“尾征”以及环绕垂体柄的解剖学定位则有助于鉴别颗粒细胞瘤和多数脑脊膜瘤。虽然并没有能够确定诊断的影像学特征,但那些借助垂体柄下端与垂体有清晰分界的肿瘤病理仍提示为颗粒细胞瘤。然而,与鞍上的垂体细胞瘤相似,由于改肿瘤相对稀少,在手术切除前诊断非常罕见。
神经垂体颗粒细胞瘤怎么治疗?
多数颗粒细胞瘤呈临床良性经过,经过发展缓慢且缺乏侵袭性生长,显微外科手术是大部分肿瘤的优选治疗方法,但垂体颗粒细胞瘤的坚硬和其血管特点,以及又是与邻近脑组织缺乏明确的界限,可能会影响肿瘤的全切手术。手术难度较大,如果想要争取全切且不损伤邻近脑组织神经,需要选择经验丰富技术高超的主刀医生和团队,在设备完善的医院进行手术,如果国内就医没有好的治疗建议的话,可以想办法寻求国际更先进神经外科医疗水平的国际诊疗意见。
INC旗下世界神经外科顾问团(World Advisory Neurosurgical Group,WANG)是由世界各发达国家神经外科宗师联合组成的大师集团,囊括了神经外科各细分领域的世界非常知名的教授,包括以精湛技术手法和安全前提下的高切除率手术而闻名世界的世界神经外科联合会(WFNS)教育委员会主席巴特朗菲教授;擅长小儿脑瘤和癫痫治疗的儿童神经外科专家James T.Rutka教授;世界知名的神经外科内镜手术专家Sebastien Froelich教授等,他们不仅拥有高超的手术技巧和丰富的临床经验,还极为重视患者细节功能的康复,以期提升其生活质量。国内患者可拨打400-029-0925预约INC海外教授远程视频咨询,与神外大师在线沟通,获取前沿诊疗方案。

- 所属栏目:脑瘤
- 如想转载“什么是神经垂体颗粒细胞瘤?得了神经垂体颗粒细胞瘤有哪些症状?”请务必注明来源和链接。
- 网址:https://www.incsg.com/naoliu/1732.html
- 更新时间:2022-05-12 17:4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