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果体区肿瘤治疗困局:放疗失效病例的手术破局
发布时间:2025-05-21 14:04:41 | 阅读:次| 关键词:松果体区肿瘤治疗困局:放疗失效病例的手术破局
- [案例]出血四次?手术后复发?多发性海绵状血管瘤能治吗?
- [案例]良性垂体瘤导致失明,术后一年竟复发!该再次手术吗?
- [案例]INC患者真实随访,脊髓髓内肿瘤术后两年无瘫痪、没有复
- [案例]脑干胶质瘤患者赴德手术治疗之路,绝处逢生
- [案例]天坛医院手术纪实 | 高知精英的她,高难度开颅术后18月恢
- [案例]大手大脚竟是垂体瘤作祟!人体内的激素分泌“小能手”
何女士在确诊松果体区肿瘤的四年间,历经多地辗转求医,先后尝试放疗、部分切除手术等治疗手段,却面临症状持续加重、肿瘤不断进展的艰难处境。本文结合其临床历程,深入解析松果体区肿瘤的治疗挑战与手术策略。
一、隐匿起病:面部麻木背后的颅内占位
2013 年,何女士因右侧面部麻木持续半年前往医院检查,CT 检查提示脑部松果体区及四脑室占位性病变。伴随多日的头晕、复视等症状,经评估为松果体区肿瘤压迫脑组织所致。松果体区作为大脑深部的复杂区域,其解剖位置深在,周围毗邻第三脑室、中脑导水管、丘脑等重要结构,已知超过 17 种肿瘤可发生于此,包括生殖细胞瘤、胶质瘤、脑膜瘤等,肿瘤生长常引发颅内压升高及神经功能损害。
二、治疗迷途:放疗与部分切除的双重局限
(一)放疗尝试与效果瓶颈
鉴于松果体区手术风险较高,首诊医生建议先行放射治疗,以期控制病变进展。何女士接受伽马刀治疗后,头晕、复视症状未见改善,视力逐渐下降,并出现行走不稳、双眼无法向上凝视等新症状。复查显示脑积水加重,遂行神经内镜下三脑室底造瘘术以缓解脑脊液循环梗阻。此时明确,放疗未能遏制肿瘤生长,手术切除成为必要选择。
(二)首次手术:部分切除的短期缓解与复发
2017 年,何女士因头晕、视物模糊再次入院,接受 “松果体区肿瘤切除术 + 导航下中脑 - 海绵状血管瘤切除术”。由于肿瘤位置深在、多发,并伴有出血、钙化等复杂情况,手术仅实现部分切除。术后病理报告提示(松果体、中脑)异常血管结构伴陈旧出血、钙化。病情短暂缓解后,肿瘤再次进展,核磁检查显示肿瘤向下延伸至第四脑室,并发脑干水肿,手术难度较初诊时显著增加,治疗陷入被动。
三、国际会诊:巴教授的手术破局方案
(一)专家评估与治疗决策
何女士通过 INC 国际神经外科医生集团联系到德国巴特朗菲教授。巴教授在详细评估病情后指出,尽管肿瘤已侵犯多区域,但通过合理的手术入路仍可实现全切除,并就手术切除率、风险及术后复发概率进行了详细解答。在 INC 团队协调下,决定由巴教授主刀实施手术。
(二)精细化手术实施
巴教授采用小脑幕上 - 幕下联合膜髓帆入路,该入路通过小脑与脑干间的自然间隙抵达肿瘤区域,最大程度减少对正常组织的损伤。术中关键操作包括:
脑脊液管理:打开四叠体池释放脑脊液,利用重力作用使小脑自然下降,避免使用脑压板造成的牵拉损伤;
血管保护:完整保留桥静脉,对可能受压的静脉以凝胶泡沫加固血管壁,规避大脑大静脉(Galen 静脉)损伤风险;
肿瘤切除策略:先行瘤内分块切除以缩减体积,再沿肿瘤与深静脉之间的蛛网膜界面进行锐性分离,最终实现肿瘤全切除。
(三)术后康复进程
术后第 2 天: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正常,拔除气管插管,复视症状较术前明显改善,生命体征平稳,转出 ICU;
术后第 5 天:开始下床康复锻炼,头晕症状显著减轻,肢体肌力逐步恢复;
术后第 18 天:经评估无新发神经功能缺损,顺利出院。术后 MRI 显示肿瘤全切,术区仅见填充的止血材料,无肿瘤残留。
四、松果体区手术的 “三重挑战” 与应对策略
(一)解剖复杂性带来的操作困境
位置深在性:松果体区位于第三脑室后方,需经小脑上蚓部或幕下间隙等狭窄路径抵达,手术操作空间狭小;
神经血管密集性:周围分布 Galen 静脉及其属支、丘脑、四叠体等重要结构,损伤可导致认知障碍、视力丧失或严重静脉回流障碍;
脑脊液循环敏感性:肿瘤压迫中脑导水管易引发脑积水,需在手术同期或前期处理脑脊液通路问题。
(二)巴教授的手术经验总结
根据巴教授 2011 年发表的临床研究《Avoidance of postoperative acute cerebellar swelling after pineal tumor surgery》,其团队对 26 例松果体区肿瘤患者采用小脑上幕下入路或联合入路,25 例患者术后症状改善,无手术相关死亡病例。核心技术要点包括:
入路优选:优先选择小脑旁侧手术通路,避免损伤桥静脉,必要时采用联合入路应对复杂肿瘤形态;
无牵拉技术:通过充分释放脑脊液降低小脑张力,减少对脑组织的机械性损伤;
血管优先原则:将保护深静脉系统置于手术操作核心,避免电凝重要血管,以显微剥离技术分离肿瘤与血管粘连。
(三)个体化治疗原则
病理导向治疗:生殖细胞瘤对放疗敏感,可优先选择放化疗;其他类型肿瘤(如胶质瘤、脑膜瘤)以手术切除为主要手段;
早期干预策略:出现肿瘤压迫症状、脑积水或放疗无效时,应及时评估手术指征,避免肿瘤进展导致不可逆神经损伤;
多学科协作模式:结合神经影像、病理诊断、放疗科等多学科意见,制定涵盖手术、放化疗的全程管理方案。
五、病例启示:从 “被动保守” 到 “主动手术” 的治疗觉醒
何女士的诊疗历程表明,松果体区肿瘤若单纯依赖放疗或延迟手术,可能导致肿瘤侵袭范围扩大、手术难度陡增。早期接受专业评估并制定积极的手术策略,是提升治疗效果的关键。巴教授强调,随着显微神经外科技术的进步,松果体区手术已从 “高风险禁区” 逐步转变为 “可根治性治疗领域”,经验丰富的手术团队可显著提高肿瘤全切率并降低并发症风险。
结语
松果体区肿瘤的治疗需结合患者个体情况制定精准方案。对于符合手术指征的病例,及时寻求国际顶尖专家的技术支持,可有效突破治疗困境。何女士的康复案例印证了 “精准手术 + 早期干预” 的重要性,也为同类患者提供了可借鉴的治疗路径。

- 所属栏目:松果体区肿瘤
- 如想转载“松果体区肿瘤治疗困局:放疗失效病例的手术破局”请务必注明来源和链接。
- 网址:https://www.incsg.com/huanzhegushi/songguotiquzhongliu/5506.html
- 更新时间:2025-05-21 13:55:16
- 上一篇:反复头痛竟是松果体囊肿作祟?要如何治疗?
-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