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C国际神经外科医生集团

INC国际神经外科医生集团咨询电话:4000290925
INC
当前位置:INC > 学术活动Froelich教授专访:显微镜+内镜“双镜联合”对于颅底手术有何优势?

Froelich教授专访:显微镜+内镜“双镜联合”对于颅底手术有何优势?

您什么时候对颅底手术产生兴趣的? Froelich教授:我一开始萌生做颅底手术的想法可以追溯到住院医师期间,我当时有机会在拥有众多神经外科专家的部门工作,像Vinko V.Dolenc这样的神经外科
本文有913个文字,大小约为4KB,预计阅读时间3分钟

  您什么时候对颅底手术产生兴趣的?

  Froelich教授:我一开始萌生做颅底手术的想法可以追溯到住院医师期间,我当时有机会在拥有众多神经外科专家的部门工作,像Vinko V.Dolenc这样的神经外科教授,一些年轻的医生对他的手术技术无不惊叹,我也梦想着成为和他一样的神经外科医生。这是一个很简单的原因,但我也因此不断前行。

  颅底手术有何特别之处?为什么这么难?

  Froelich教授:颅底手术就是把大脑深部和下方的一些病灶暴露和取出,这些病灶是很难暴露的。而在手术中我们不想让大脑受到牵引,大脑需受到保护,所以需要找到其他方法到达这些区域,在术中我们需要穿过部分面部,穿过部分岩骨,这是一个较其复杂的位置,遍布了需要保护的神经和血管,所以需在这些关键结构之间找到一条微小的路径到达病灶位置,所以手术经常在狭窄的通道内操作,需要移动这些结构以保持其完整性,而较困难的部分是在不触及大脑或不伤害大脑的情况下取出这个病灶。

  

  颅底示意图

  您和您的团队发明了“筷子技术”,能解释一下它是什么以及它的优点吗?

  Froelich教授:“筷子技术”确实致力于尽可能微创,目标是在不接触鼻内部结构的情况下穿过鼻腔。传统的技术是需要两名手术医生,也就是四只手操作。一名手术医生拿着内窥镜,另一名手术医生用两只手操作。如果这样做,则需要空间以避免仪器和内窥镜之间的器械“打架”,而内窥镜是坚硬的。主刀医生会跟着拿着内窥镜的手术医生去移动,但器械“打架”仍然无法避免。为了避免器械“打架”,就需要在鼻腔内创造更多空间,通常为了达到这个目的,需要切除部分正常组织。现在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和我的团队发明了“筷子技术”,可以让术者同时操作“内镜、吸引器、三个器械”,做到“人镜合一”,术者可以控制。还可以将内窥镜的靠近仪器的,这可以在执行关键步骤或细致的剥离时提供相当高的精度。

  

  图示为筷子技术,A图表示筷子夹在拇指和手指之间。B图表示内窥镜和抽吸(或其他器械)可以类似地保持在外科医生的非主导手中。旋转轴与抽吸的远端角度结合可以将小手指运动转换成暴露深度中的360度范围。

  

  图:筷子技术示意

  所以“筷子技术”的目的是保护解剖结构,保护鼻内部的结构。我们知道,如果切除正常的结构就会导致患者出现术后并发症,并且这种情况可能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如果使用放疗,这种病况会更严重。例如,脊索瘤经常使用放射治疗,而放疗会使相关并发症变得更严重并持续更长时间。因此,“筷子技术”的目标是减少手术入路的侵袭性。

  您经常在手术中将显微镜和内窥镜结合使用,这种方法对患者有什么好处?什么样的案例适合采用这种方式?

  Froelich教授:在颅底手术中,我想说多数病例都适合这种方法。正如我一开始所说的,颅底手术的目标是到达颅底深的区域。为此,有两种选择,一种是可以创建一个大的手术通道,但是这些大的手术通道对患者来说并无益处,因为暴露了更多的结构,使之面临风险。另外的方法就是尝试缩小入路通道的范围,但为了在内部仍然拥有良好的视野,内窥镜便是增强手术视野一大利器。所以在我所做的多数手术病例中,手术一开始就准备好了内窥镜,可以用来观察拐角处,那些开颅手术中不能直接暴露的结构。

  因此对颅底手术来说,"双镜联合"是组合。在很深的区域操作时,内窥镜是颅底手术中必备的工具。内窥镜的用途是让深部的结构可视化并且进行操作,并且操作过程中不会损害从手术入口到病灶之间的解剖结构,所以需要使用内窥镜。

  • 所属栏目:学术活动
  • 如想转载“Froelich教授专访:显微镜+内镜“双镜联合”对于颅底手术有何优势?”请务必注明来源和链接。
  • 网址:https://www.incsg.com/xueshuhuodong/3351.html
  • 更新时间:2023-07-17 16:45:38

学术活动相关文章

INC国际教授受邀国际学术演讲
2019年9月9日-12日,以荣耀神经外科为主题的2019WFNS国际神经外科联合会特别大会(2019 WFNS Spec...
更新时间:2022-12-14 21:04:17
文汇报:疑难脑瘤患者不出国门接受专家手术,国际合作深化中外医生携手救治
得益于我国防疫措施调整优化,国际医学界的学术交流、跨国医疗救治合作正逐步恢复正常。...
更新时间:2023-02-08 20:32:40
上海人民广播电台:神经外科国际交流合作深入开展,疑难脑瘤患者不出国门接
我国优化调整防疫政策,为长三角区域的神经外科领域国际交流合作创造了更有利条件。记者...
更新时间:2023-02-08 20:40:36
新华网:中外专家携手攻克疑难病例,神经外科国际交流合作深入开展
新华网上海2月5日电(史依灵)我国优化调整防疫政策,为长三角区域的神经外科领域国际交流...
更新时间:2023-02-07 20:58:33
【8月患者招募中】面对面咨询国际颅底手术教授Sebastien Froelich教授
国际颅底手术教授Froelich教授即将来华! 颅底手术是神外手术皇冠上的明珠,对术者的解剖和...
更新时间:2023-08-03 14:36:47
【破脑干手术“禁区”要点】INC国际神经外科教授年会巴教授“Old Love”研究演
The Brainstem-My old love 在2019 INC二届国际神经外科教授年会上,巴特朗菲教授同参会的国内神外医...
更新时间:2023-02-13 21:11:20
11月24日·天坛医院——北京神外创新与发展国际研讨会,INC国际六大教授专题发
2023北京神经外科创新与发展国际研讨会 2023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中心学术大会 由北京市王忠...
更新时间:2024-12-12 18:19:37
INC青年神经外科医生教育基金,北京天坛医院正式揭牌!
2023年11月24日,INC国际神经外科医生集团(以下简称INC)旗下国际神经外科顾问团(WANG)6位国...
更新时间:2024-11-18 15:09:17
1月12日·苏州——跟随INC镜头,走进巴教授示范教学手术的一天
对患者来讲一个是不出国门就能得到国际的神经外科医生进行手术,也避免了他长途的奔波、...
更新时间:2024-09-25 14:29:04
人民日报:国际神外教授巴特朗菲教授来华示范脑瘤手术,中德专家同台合作
北京时间11月15日,在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来自德国的国际颅底脑干肿瘤手术教授汉莫特巴...
更新时间:2022-11-24 09:46:08
脑肿瘤分类
胶质瘤 脑垂体瘤 脑膜瘤 脑血管瘤 听神经瘤 颅咽管瘤 脑积水 松果体肿瘤 三叉神经鞘瘤 室管膜瘤 脑瘤 癫痫 脊索瘤 脊髓肿瘤 烟雾病 脉络丛肿瘤
大家都在看
相关文章
学术活动
2023年11月——国际颅底教授福洛里希教授中国示范手术咨询 10届教授课程-脑/脊柱手术研讨会重磅开幕,INC5位国际知名教 【专家共识】原发性脑干出血诊治中国神经外科专家共识 中德国际交流项目进行时|INC巴特朗菲教授今日正式开启儿童 INC旗下国际神经外科顾问团教授中国学术交流集锦 INC旗下国际神经外科顾问团国际教授学术沙龙图集 【INC国际教授专访】走近国际神外联合会(WFNS)终身成就奖 NF1神经纤维瘤病是什么病?NF1视神经胶质瘤怎么治疗? INC巴特朗菲教授9月份来中国吗? 小会场面对面,名额有限——二届国际神外杂志主编团中国
重要信息
咨询国外治疗
费用偿付
语言服务
专业护理与服务
服务
国际治疗协调
国际远程咨询
国际视频咨询
面对面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