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咽管瘤是一种罕见病,发病率0.5-2/100万人,儿童、成人均可发病,发病高峰时段为5-14岁和50-74岁,且70%发生在15岁以下儿童。颅咽管瘤囊性多见、少部分为实性肿瘤,属于良性肿瘤。
乳头状颅咽管瘤是一种生长缓慢的良性中枢神经系统肿瘤,虽然不会转移,但由于其生长位置特殊——通常位于鞍区或鞍旁区域,周围有众多重要结构,可能引起视力障碍、内分泌功能紊乱等一系...
更新时间:2025-08-29 14:12:21
颅咽管瘤起源于Rathke囊或颅咽管残留的胚胎上皮细胞,属于WHO Ⅰ级良性肿瘤,却常表现出侵袭性行为:由于其毗邻下丘脑、视神经、垂体柄等重要结构,一旦侵犯视神经可能导致失明,若累及垂体...
更新时间:2025-08-25 11:52:18
Ommaya囊置入术(Ommaya Reservoir Insertion, ORI)通过建立皮下储液囊与瘤腔的导管连接,实现囊液引流、囊内给药及压力调控三大功能。相较于传统开颅手术,Ommaya囊置入术可将新发内分泌功能障碍风险...
更新时间:2025-08-21 11:32:08
颅咽管瘤与脑炎虽病理本质迥异,却因共同累及中枢神经系统而呈现相似症状。约60%-70%的患者初诊时均表现为头痛、视力障碍及精神行为异常,导致误诊率高达25%-30%。...
更新时间:2025-08-20 17:15:28
颅咽管瘤引发的性早熟是下丘脑-垂体-性腺轴(HPG轴)功能异常激活的典型表现。当肿瘤压迫或浸润下丘脑时,可过早激活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脉冲发生器,促使垂体分泌黄体生成素(LH)和...
更新时间:2025-08-20 14:43:22
颅咽管瘤是儿童最常见的鞍区良性肿瘤之一,占儿童颅内肿瘤的5%-6%,发病高峰集中在5-10岁。其位于下丘脑-垂体轴核心区域,直接压迫或浸润可导致生长激素(GH)分泌障碍,引发进行性发育...
更新时间:2025-08-20 13:59:26
颅咽管瘤引发的视力下降常呈隐匿性进展,许多患者在就诊于INC国际神经外科教授时,病情已相当严重。此类肿瘤导致的视力问题易被误诊——中老年患者常误认为老花眼,近视患者则归因于度数...
更新时间:2025-07-30 08:50:14
尽管属于良性肿瘤,但其对生活质量的影响不容忽视。曾有 61 岁男性患者因颅咽管瘤出现智力退化,伴随意识障碍、尿崩症及艾迪森氏症等复杂症状。...
更新时间:2025-06-21 09:28:32
颅咽管瘤手术因涉及下丘脑 - 垂体轴,40%-60% 的患者会出现尿崩症。其本质是抗利尿激素(ADH)分泌不足,表现为尿量骤增(>4000ml/d)、尿比重<1.005。术中垂体柄保留完整者发生率为 35%,而损伤...
更新时间:2025-06-10 15:39:13
囊性颅咽管瘤占所有颅咽管瘤的 60%-80%,以造釉细胞型为主(占 85%),起源于垂体柄周围的胚胎残余鳞状上皮细胞。2024 年《中国神经肿瘤杂志》研究指出,肿瘤细胞分泌的蛋白水解酶(如基质金属...
更新时间:2025-06-10 15:32:22
更新时间:2021-11-25 13:42:48
更新时间:2021-11-25 11:51:42
更新时间:2021-11-25 11:57:32
更新时间:2021-11-25 13:36:12
更新时间:2021-11-25 11:47:02
更新时间:2020-06-01 09:34:15
更新时间:2021-11-25 11:38:00
更新时间:2021-11-25 13:34:12
更新时间:2021-11-25 13:51:55
更新时间:2021-11-25 11:40:22
更新时间:2025-08-29 14:12:21
更新时间:2025-08-25 11:52:18
更新时间:2025-08-21 11:32:08
更新时间:2025-08-20 17:15:28
更新时间:2025-08-20 14:4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