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癫痫能治好吗?重磅消息:国际前沿手术让癫痫患儿远离复发厄运!
有人说,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就是家里有个患癫痫的孩子。这就仿佛是抱着颗不定时炸弹走钢丝,随时都有可能发生紧急事件。
意识丧失、呼吸暂停、口吐白沫、面色青紫、浑身抽搐、舌咬伤......这些癫痫引发的突发症状是家长们日夜守候在孩子身边的主要原因,没有人知道孩子什么时候发作,什么时候清醒,会不会在病情发作的时候弄伤自己......于是重复疲累的看护之旅,结果却换来孩子的久治不愈,反复发作和难以治疗。
医学统计数据显示,小儿癫痫作为一种疑难杂症,癫痫的终身发病率为3.2%。也就是说每1000个人里就有五个到十个人发病。而据病例统计,目前全部的癫痫患者中约有60%为局灶性癫痫,这个人群比例中又有15%—20%的患者抗惊厥效果不佳。所以说,目前抗癫痫药物可控制大约60%—70%的发作问题,背后也意味着20—30%的患儿经年累月的反复发作。长此以往,还可能存在智力下降、神经功能缺损和突发式死亡,这种突发式死亡的发生率是正常人群的24倍。目前,手术是外科治疗是目前可用的治疗方法,可为患者提供无癫痫发作和抗惊厥药物的可能性,使相当一部分患者从此无癫痫发作,并保持认知和神经功能。

切除手术可合适提高儿童癫痫的治愈率
伴随着神经外科干预的顺利性的提高以及对许多抗癫痫药物长期的副作用日益增强的认识,早期阶段执行的手术发生了目的性变化,越来越多的神经外科医生在治疗时会评估癫痫综合征发作后的儿童病况。目前能执行癫痫手术的标准主要根据日常生活活动的受损程度来做评估,借助神经生理学、解剖学侧化和定位来提供具体详实的病例情况,例如斯特奇-韦伯(Sturge-Weber)综合征(肌肉强直、痉挛等为主要症状)等具有特定癫痫综合征的儿童,即使在未达到癫痫症的难治性情况下,趁着患者在认知和神经方面尚未变得更糟前尽早手术。
多种“黑科技”齐力攻克难治性癫痫
癫痫切除手术的目的是使患者无癫痫发作且无药物治疗而不会造成新的缺陷为主目标,首先是确定造成癫痫发作的大脑区域(致痫灶),并在可能的情况下识别并保留复杂的脑皮质,同步降低患儿突发性死亡的几率。目前确定致痫灶主要依靠脑电图,通过反映相关同步的大脑皮质的突触活动,为确定发作期活动提供致痫灶的侧化信息,生成的视频脑电图记录可作为研究发作和发作间电生理数据。此外,磁性脑磁图(MEG)的临床测量可以超导量子干涉装置来记录颅内神经元活动的小磁场,电流的流动需平行与颅骨的表面,以便通过MEG传感器产生和检测垂直磁场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引和方向。目前MEG的治疗优势分为以下三点:
1、更敏感:由于磁场和骨头和头皮的衰减比电场弱,因此在检测放电时更敏感。
2、区域更广:同步检测癫痫样皮质放电时,尖峰MEG的较小皮质区域为3-4 cm2,而头皮为6—20cm2。
3、分辨率更高:与脑电图相比,MEG检测癫痫样尖峰的空间分辨率更高。

使用MEG在小儿癫痫发作期和发作间期视频脑电图的组合来协助致癫痫区的定位,结果之间的一致性提供了强有力的非侵入性证据,这是手术成功的确定。
此外MRI和其他形式的结构成像技术也同步运用于医学难治性癫痫患者,其中在20%的医学难治性癫痫患者中已通过功能MRI识别皮质病变。而另一种重要的结构成像技术是扩散张量成像(核磁共振成像MRI的不同形式)或纤维束成像,可被用在颞叶切除术之前,较大限度的降低视野缺损的风险。
而功能定位(主要是磁共振波谱)作为一种区别区域代谢率的方法,也被证明可以使局灶性皮质发育不良患者的致癫痫区侧化,特别是在识别大脑功能皮层、主要运动区域以及确定响应特定范例(如区域脑血流的加重等情况下)也有着良好的表现,多种监测技术的出现,使手术的术前准备更为细致。接下来只要寻找一位有经验的外科医生在控制功能损伤的情况下执行准确的切除手术,儿童癫痫更好是很高的,现任多伦多大学附属儿童病院肿瘤研究中心主任James T. Rutka教授就是这样一位以研究高难度脑疾病为重点的实力派教授。
国际盛名儿童神外专家对抗小儿癫痫的前沿手术办法
据悉,James T. Rutka教授是INC国际神经外科医生集团旗下国际神经外科顾问团成员,由他率领的加拿大多伦多儿童病院是北美脑肿瘤咨询研究中心,目前 Rutka教授已为很多局灶性和难治性癫痫患儿成功实施了切除手术。根据详实的术前评估和影响资料,从容不迫的对患儿进行清醒状态下的开颅手术和微创手术,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目前James T. Rutka教授在治疗癫痫方面,主要有以下几类手术广泛应用于临床:

1、颞叶切除术:作为常见的局灶性癫痫,往往伴随着内侧颞叶硬化等病理实体。基于这种现状,手术方法各有不同,其中的一个争议是是否进行颞叶切除术或选择性杏仁核海马切除术。而Rutka教授在论文癫痫的外科手术方法中,回顾了53篇关于颞叶癫痫手术的论文,并得出结论:两组间癫痫发作结果无显着差异,但接受选择性杏仁核海马切除术的患者与成人人群的肺叶切除术相比,神经心理学结果显着好转。因此主张将颞叶切除术作为一个手术。如果癫痫持续存在,并且在随访中发现由近中结构引起,则偶尔进行重复手术以切除这些结构即可。
2、颞下切除术:适用于致癫痫区定位不明朗的患者,因此需将进行一段侵入式的电较记录,测定功能性皮质区域与侵入性记录的准确映射以及致痫灶的完整映射,术中电生理学与直接皮层刺激定位运动功能,在准确定位后便可以将其精巧的切除,与成人相比,年龄较小的儿童术后恢复效果更好,目前切除结果在60%左右,对于皮质发育不良癫痫发作自由的患者,结果也在40%——70%之间。
3、多叶断开和大脑半球切除术:适用于跨越同一个半球的几个区域的致癫痫区的患者,通常执行脑室周围的半球切除术,据报道,术后皮质发育不良患者的结果为56.5%,Rasmussen脑炎(慢性局灶性脑炎所致的局灶性癫癎病)患者为77%,Sturge-Weber综合征患者为82.1%,血管损伤患者为76%,血管损伤患者为77.3%。患有血液萎缩的患者。结果显示,正在接受半球切除术的3岁以下患者很容易从偏瘫中恢复,与偏侧皮质切除术或解剖型大脑半球切除术相比,使用断开手术时血液流失和浅表脑血瘀血都在明显减少。值得注意的是这是一台非重复性外科手术,不适合致癫痫区位于两个半球,或者因为致癫痫区是雄辩皮层、影响生活质量的部分患者,对待此类患者通常采用三种姑息性手术。它们包括(迷走神经电刺激)VNS,胼胝体切开术和多个皮下横断(MST)三种不同的分型。
4、迷走神经电刺激:适合于治疗顽固性癫痫,理论上这种治疗方式包括抑制神经元的激活增加,使大面积皮质超较化,减少癫痫发作的次数。目前使用该疗法的患者发作频率减少44.1%,随访时间超过3年,证明了此台手术的合适性。
5、胼胝体切开术:以阻断继发性全身性癫痫发作的半球间扩散为手术目的,适合失张力癫痫和强直—痉挛性以及强制性癫痫发作的患者,目前66.2%—79.5%的患者取得了良好的癫痫控制结果。
6、多个皮下横断(MST):阻止癫痫的扩散同时保留功能是它的主要目的,适应着包括雄辩的皮质引起的癫痫发作,目前长期无癫痫发作的结果为16%,患者在术后的沟通技巧和行为上有所好转。

以上便是Rutka教授擅长的手术信息,目前教授和他的团队已经通过改进的电生理学研究和神经影像学技术改变了癫痫患者的日常管理,确定了更多的可以进行切除术和潜在更好手术的病例,对小儿癫痫的临床治疗是划时代的意义。如果您的家中有罹患小儿癫痫病的患儿,如果您对目前的治疗结果感到迷茫,如果您想尝试寻求国际专家一流手术的治疗效果,请于7月6日前拨打咨询电话400-029-0925咨询报名,James T. Rutka教授将在沪与国内的神经外科医生面对面咨询,并在此期间招募儿童癫痫患者进行面对面咨询,不用出国门便能解决您的家庭健康问题,机会可遇而不可求。
|